大部分社區醫院都供給兒科服務在黃浦區打浦橋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霧化室,6歲的小申正在做霧化。小申因咳嗽咳痰1周到上海市兒童醫院就診,完善查看後考慮支氣管炎,止咳化痰藥物醫治後效果欠佳,主張行霧化醫治。小申的媽媽了解到家附近的打浦橋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有兒科門診及霧化服務,就帶孩子來社區做霧化醫治。媽媽告知記者,社區兒科門診盡管每周只要兩次,可是霧化每天都有,孩子曾在兒童醫院做過,沒有不良反響,到社區繼續醫治,人少環境也好。現在,小申咳嗽等癥狀較之前有所好轉。
中心兒科王賢賢醫師告知記者,中心每周開設2個半響的兒科門診,分別是周三和周五下午,主要就是為了便利周邊患兒。半響一般能夠接診8-10個患兒,數量不算多。接診的患兒大多在3-10歲之間,以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的診治及咨詢為主,如急性咽炎、支氣管炎、急性胃腸炎,泌尿道感染等。現在,中心能夠展開血慣例和呼吸道病原體(如甲流、乙流、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檢測,也能夠做糞便慣例、尿慣例,拍攝胸部CT等。兒科配備的藥物為頭孢克洛幹混懸劑,阿奇黴素幹混懸劑、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布洛芬混懸液、右美沙芬愈創甘油醚、雙歧桿菌活菌散等。
國家衛健委11月26日在發布會上提醒,大醫院人員密布,等候時刻長,穿插感染危險較高,家裏如有兒童患病癥狀較輕,主張首選到底層醫療衛生機構或歸納醫院兒科就診。記者從市衛健委12月1日公布的「供給兒科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信息」了解到,現在全市約246個中心(包括分中心)供給兒科服務,但服務時刻不同,有的中心每周開設1-2個半響的門診,有的中心1-5天全天都有兒科門診。比方,普陀區的12家社區醫院周一至周五全天都供給兒科服務;青浦的社區醫院周末也供給兒科服務,市民可提前致電確認後前往就診。
嘉定13家社區醫院接受轉診補液現在,仁濟醫院嘉定分院(嘉定區中心醫院)單日最高兒童門急診輸液量達270余人次。
「許多患者都挑選下班或放學後前來,下午5點後是一個頂峰期,有時會呈現接診吃力的狀況。咱們呼籲患者能夠在病況安穩的狀況下,就近前往轄區社區醫院進行補液和醫治。」門急診辦公室主任顧明穎表示。
為緩解醫院輸液人數多、排隊時刻長的狀況,嘉定全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轉診補液。在嘉定區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輸液室裏,12歲的樂樂正在輸液。樂樂感染流感病毒後,在嘉定區中心醫院接受了2天輸液醫治後病況有所緩解,便轉診至家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輸液。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建新介紹,近期中心均勻每天招待輸液患者50-60人次,較以往提升30%-40%。像樂樂這樣自二級醫院轉診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輸液的患者也有所添加,但還有許多患者或許不知道這個渠道。
「關於外配補液,患者在二三級醫院就診以後,需要在二三級醫院完結第一次輸液,調查是否有藥物反響,待病況安穩後就能夠帶著藥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簡易門診掛號,醫師開具轉診補液單後就能夠補液。」陳建新說。
不過,按照國家規定,生物類製劑、化療類藥物無法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補液。患者將藥品從二三級醫院帶回後應妥善保存藥物,做好避光、預防液體冷凍等辦法,避免影響使用。
區級醫院將兒科診療區擴容為了應對就診頂峰,本市各區級醫療機構也迅速執行一系列行動,有用縮短患兒就診時刻,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在上海市周浦醫院,已將原本的留觀室、陽光房、中庭改為暫時輸液室,輸液座位從40個擴充至70個;添加候診椅,便利患兒和家長等候休息。院方在兒科設置閱覽區、小小遊樂區,讓患兒在閱覽和遊戲中緩解恐懼心情。「與成人相比,小朋友輸液的包裝小,通常為100毫升,只要成人的一半,所以更換的頻率高;而滴速又相對要慢一些,所以,護士要一直巡視,提醒某些急性子家長控製好速度。」兒科護士長王娟介紹說。
周浦醫院兒科迅速執行一系列應對行動在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兒科的日門急診量在10月中下旬達到了日均300余人次的就診頂峰,11月中下旬起就診人數又呈現繼續上漲。醫院組織門辦、護理部、後勤多方協調,執行多項行動,如調配兒童候診座椅、輸液室兒童優先、添加護理人員進行預檢、候診及輸液添加巡視次數,發現異常及時處置等,進一步為患者健康架起「防護網」。一起,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兒科也當即啟動了應急機製,增開診室。兒科醫師主動延伸工作時刻,推遲下班、提前接班,嚴厲執行首診醫師負責製,嚴厲交接班準則,讓患兒盡早就診,削減等待時刻。
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兒科當即啟動了應急機製,增開診室,延伸工作時刻就診主張:呈現這些狀況要就醫國家衛健委主張,大醫院人員密布、等候時刻長,穿插感染危險較高,主張癥狀較輕的患兒首選到底層醫療衛生機構、歸納醫院兒科等就診;在兒童專科醫院就診明確診療計劃後,也可通過醫聯體轉診到底層醫療機構進行後續醫治或居家醫治。
孩子在什麽狀況下需要去醫院就醫?一般來說,年紀較小特別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如呈現明顯發熱,家長應及時帶患兒就醫;學齡期以上兒童,如呈現超高熱或繼續發熱超過三天、頻頻咳嗽影響正常日子、精神狀態不好甚至呈現嗜睡、呼吸頻率增快或呼吸困難、頻頻嘔吐、皮疹、頭痛或抽搐等,也應及時就醫。
專家提醒,並非一切呼吸道感染的兒童都需要輸液,比方,流感一般通過藥物醫治即可。此外,病毒感染一般都有3到5天的病程,醫治過程中家長不必帶孩子短時刻內反復就診,以免形成穿插感染。
此外,並不是發熱、咳嗽的孩子都需要使用阿奇黴素。看起來都是傷風的癥狀,但不同病因的傷風醫治是不一樣的,在多種病毒流行的狀況下,孩子呈現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還是要判別病因對癥醫治。
專家提醒,呼吸道疾病在人群中的傳播速度較快,因而平常做好科學防護很重要。家長要盡或許帶孩子提前接種流感疫苗。盡量避免到人群密布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外出最好戴好口罩;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分用紙巾掩住口鼻;家中保持空氣流通,當家人或周圍的其他人呈現呼吸道癥狀時,盡量與兒童保持必定的間隔。
日前,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已在公眾號「健康上海12320」上公布了全部展開兒科門急診服務的醫療機構地址和電話,涵蓋全市三級醫院、區級醫院、社區醫院、非公醫療機構,市民可就近挑選醫治,盡或許避免紮堆在專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