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裏動動手指,就能一鍵享用家庭醫師線上問診、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當時,上海市寶山區內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上線「社區互聯網醫院」,居民復診配藥又多了一個新挑選。
12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寶山區衛生健康委得悉,今年,「寶山區社區互聯網醫治渠道建設」被歸入寶山區政府重點工作,樹立全區一致的社區互聯網醫治渠道方案。通過近一年的建設,現在寶山區已初步建成覆蓋全區的社區互聯網醫治渠道。
在寶山區淞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有35名全科醫師入駐社區互聯網醫院。居民只要進入「健康寶山」微信公眾號,點擊「互聯網線上復診」,挑選「淞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再點擊「預定復診」,在線的全科醫師就能夠馬上接診,與患者進行長途問診。
「對我來說很便利,不用跑醫院了,避免交叉感染,最好的是能夠用醫保。」因為尿酸高,家住淞南鎮的王阿姨常吃的「非布司他片」行將吃完。2023年10月底,淞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社區互聯網醫院」後,王阿姨體驗過2次,感覺很便利。
淞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副科長姜政男表明,坐診醫師通過手機一鍵接單,以圖文或許視頻、語音的方法快速了解復診患者的相關情況,就能夠開具處方。藥品由藥師審閱後,立即由「社區互聯網發藥」專窗發出。患者能夠挑選社區藥房自提或許快遞送藥上門,還能夠查看物流狀況。
「咱們預備了50余種慢性病、常見病的用藥供給給線上就診的患者,在後期咱們還會增補一些用藥庫。35名醫師通過中心排班,在不同的時間段上線,為患者供給配藥和醫治服務。」姜政男介紹。
為滿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寶山區衛生健康委利用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衛生健康服務點,將服務點位進一步延伸到村居和園區。
在長灘衛生服務站,於女士向藥房工作人員出示了友誼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互聯網醫院開具的處方箋,很快就能夠拿到線上配好的兩盒醫治高脂血癥的藥物。長灘區域居民很多,間隔友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又有一段間隔。考慮到居民就近取藥需求,友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意設置了寶楊路333號中心本部和富錦東路188號長灘社區衛生服務站兩個自提點位。居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挑選最近的自提點。
「假如咱們服務站有的藥品,居民能夠到服務站直接取藥,假如是服務站沒有的藥品,由咱們中心將藥品打包以後發送到服務站,居民到服務站自提就行,讓信息多跑路,讓居民少跑腿。」友誼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表明。
比較寶山城區居住集中,羅涇農村區域居住則相對渙散,一起農村老人對互聯網應用還比較生疏。所以,羅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把社區互聯網醫治服務點延伸到了村裏的健康服務點。羅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胡衛華表明:「咱們把健康服務點和互聯網醫治服務點相交融,在健康咨詢的時候,把互聯網醫治服務和老百姓面對面地傳授,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法,推進互聯網醫治在農村區域的應用。」
而在保集e智谷園區,不少企業職工也成為了社區互聯網醫院的「粉絲」。園區有企業100多家,職工約5000人,平均年齡在25-40歲之間。自從2023年10月底,顧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線了社區互聯網醫院,一起將設在園區的健康服務點作為藥品自提點,園區企業職工們便實現了看病拿藥「一鍵搞定」。「現在配藥真的便利許多,也不要請假去醫院了,大約十分鐘就能解決,隔天就拿到藥了。」企業職工孫先生說。
寶山區衛生健康委方面表明,接下來,在建成社區互聯網醫治渠道基礎上,寶山區衛健委將繼續推進區內公立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爭取在「十四五」規劃期末實現全區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均能供給互聯網醫治服務,樹立互聯網醫治組織架構體系,通過一致的服務資源分配,實現多主體共同參加辦理的創新模式,進而推進區域醫療協同合作,提升實體醫療機構的服務範圍和質量水平。
|